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家有“假小子”怎么办?

2012-07-30 13:43:53 来源: 北京科技报
中国日报 - 生活 +加关注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字号 T | T
最新调查显示“假小子”最受小伙伴欢迎

小国刚进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们都以为“他”是个男孩:短短的头发,够时尚的男孩打扮,不但活泼好动,打起架来也毫不含糊。到了晚上家长来接,爸爸妈妈张口就叫“儿子”,小国也立刻答应,亲热的很。但是老师们拿过“他”的登记表一看,性别栏里清清楚楚地写着“女”。再观察一下,小国虽然平时跟男孩子玩的多一些,可到了该男女分开的场合,她还是乖乖地回到了女孩子的队伍。尽管这样,大家还是不自觉地把小国叫成“假小子”。

美国心理学家珍妮特·海德的研究表明,像小国这样的假小子并不是少数:在大学生中有78%的女孩,在童年时期有假小子的表现;而在高中女学生中,有63%表示她们在儿童时期有假小子的行为;在成年女性中,则有51%的人称她们在儿童时期曾经是假小子。究竟是什么样的深层原因产生如此多的“假小子”呢?

有些女孩天生长着男性的大脑

“胎儿在脑部发育时,就有男性脑和女性脑的区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说。

人脑没有划分大脑半球之前,就开始分泌性激素,分别沿着雌、雄两种激素为方向生长出男性脑和女性脑。其中女性脑中长距离神经纤维比较丰富,表现为善于观察、对外部环境比较敏感和关心,也因此更富有同情心,更能够理解别人。而男性脑中近距离神经纤维占主导,则表现为较强的执行力,思考问题容易深入,但对周围环境则反应粗糙的多。

心理学家普拉博和科文研究发现,“假小子”是不抵触女孩角色行为的女孩,她们只是显示出一些男孩子的性格特征。从统计学上来说,“假小子”是非常普通的现象,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是不正常的行为。

家长很容易培养出“假小子”

教育家杨维艳说:“孩子在1岁的时候开始有性别意识,2岁以后才会得到加强,在他(她)个性形成的初期,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女儿)能够成长为一个充满个性、外向的孩子,着力培养会有明显的效果。”在抱有这种期望的家庭中,父母给自己的女儿扮成小男孩,父亲陪伴的时间比较长等等,会使孩子的思维模式产生变化,性别认同发生混淆。

女孩当“假小子”更能保护自己

阳光华仁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心理学专家王艳梅认为,女孩子在传统中原有的羞涩、内向等特质在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起的积极作用不大。特别是针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过于含蓄内敛会带来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因此女孩子们为了保护自己,使沟通获益最大,也会有意识地培养一些使自己更近于男性的性格特征。

文化的偏见催生了“假小子”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博士方刚认为,社会性别定义本身就是文化界定的,不是与生俱来的,生理上的根据只能作为参考而不是完全定义,一个理想的社会不应该规定哪个性别就该有哪种性格。“假小子”这个称呼实际上代表的是社会和文化对一个人的看法,说明文化对这种个性发展的方向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疑惑。

如何减少“假小子”成年后的困扰

10月12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公布了一项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开展的“倾听儿童心声———被忽视和被排斥的伙伴”调查。调查显示,“假小子”女生最受到小伙伴们的欢迎。

阳光华仁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心理学专家王艳梅说:“她们的个性会比较开朗,更容易相处,可以轻松地交到很多朋友。”而到了青春期后,在目前看来,她就要受到一定的困扰,因为毕竟现在的社会对于性别的定义仍然保有过去的很多重要因素。“在异性交往中,她更容易被当作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而不是恋爱的对象。”

而解决之道也不是没有:“这要看她是否能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教育家杨维艳说。一个女孩,在成长为母亲和妻子之前,如果可以对自己将来的社会责任有充分的认识,对自己进行一些改变,增添一些母性,那么在将来扮演她社会角色这方面,她也能做到游刃有余。杨维艳说:“现代的儿童教育提倡双重性格的培养,就是让孩子不是只具备一种特质。在教育系统中,我们会刻意地安排男老师授课,增加课程的男性气质,在课外活动中也让男孩子和女孩子多接触,彼此都形成圆满的人格。而不是让他们始终处在女性长辈的包围中,丧失了自己的活力。”

但在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博士方刚的眼中,这些所谓的“困扰”在未来都是不存在的:“我们的社会性别角色塑造不成功,并不是说明我们这个人活得失败。”

编辑: 田晓璇 标签: 假小子 困扰 儿子 家长 性社会学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