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宝宝入园“早”准备

2012-08-02 10:41:1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 - 生活 +加关注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字号 T | T

 麦子妈是一位80后的北京妈妈,平常工作忙,孩子都是爷爷奶奶照顾。转眼儿子到了三岁,麦子妈开始着急了。“儿子没上过亲子班、早教课,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玩,到了幼儿园,会不会产生分离焦虑啊。”想着儿子在幼儿园里大哭大闹,说不定还会生病,麦子妈别提多担忧了。

入园,不仅是宝宝离开家庭进入集体环境的重要事件,也是家长面临的重大考验。入园初期的宝宝,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与同龄的伙伴游戏,不敢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求,动作不够协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宝宝在入园时容易产生分离焦虑,严重的还会哭闹不止,甚至生病。

那么,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呢?

首先,1岁开始,让孩子体验交往的乐趣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走入集体生活环境的转折。孩子的周围由爸爸妈妈变成了同龄小朋友。如果孩子缺乏交往的快乐体验和能力,就会变得“不知所措”。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小朋友进入幼儿园以后,躲在角落里默默流泪。

学龄前的儿童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是“体验式”的,如果感受到快乐,孩子就会喜欢并且愿意继续探索。一味地“教”给孩子怎么跟小朋友打招呼,不如让孩子在小朋友的实际交往中,获得相互模仿、同步行动的经验和乐趣,学习必要的等待、轮流、交换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这一切都有助于宝宝入园后尽快适应园所集体生活,远离入园焦虑。

其次,2岁开始,着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与作息制度以及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是影响幼儿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能满足他们生理上的需要,吃喝拉撒都有专人陪护。但是孩子进入幼儿园,需要具备吃饭、喝水、如厕、午睡等简单的生活能力,而且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遵守秩序。

家长在孩子入园一年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各种简单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养成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是个艰难的过程,妈妈一定要“狠”下心来。千万不能孩子一哭,妈妈就投降了。

最后,如果你错过了提前准备的时机,给宝宝报一些入园过渡课、入园预科班,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有很多像麦子妈一样的情况,孩子小的时候,工作忙,对于分离焦虑没有提前做准备。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及时补救的方式。据了解,目前的过渡课基本上采取半日托管的形式,不允许家长陪同,这样就可以让孩子逐步适应没有爸爸妈妈的集体生活,也减缓了家长的分离焦虑。

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过渡课,让宝宝提前适应幼儿园生活。另外,像红黄蓝等早教机构,也在亲子园开设了入园预科班,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9:0011:30,两个半小时,让孩子离开爸爸妈妈的“保护伞”,跟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做游戏。

这种方式最好的一点就是方便省心。一位在红黄蓝亲子园上预科班的妈妈对记者诉说了自己的心理变化。“刚开始特别不忍心,人离开了心却留在了亲子园。好在老师电话特别勤,时时汇报孩子的情况。最初,孩子不愿意自己上厕所,不吃水果,动不动就哭。要不是老师鼓励我坚持,我就放弃了。到了第九天,儿子不哭了,开始自己吃饭,自己小便,便后洗手。这些太让我惊讶了。到了第十二天,儿子回家跟我说,妈妈,我今天表现的最好最好了。”

像这位妈妈这种经历的人还有很多。有的时候,分离焦虑考验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一定要稳住,“狠”下心。要知道,孩子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大得多。

 

宝宝入园“早”准备

 

图:红黄蓝亲子园入园预科班的宝宝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快乐涂鸦


编辑: 田晓璇 标签: 宝宝 入园 早准备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