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解读孩子“暴力”的三大假象

2012-08-16 16:57:19 来源: MSN中文网
中国日报 - 生活 +加关注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字号 T | T

你的宝宝有“暴力”的行为吗?家长是否知道孩子暴力有时候是假象?并不与孩子的心理出发点有关。阅读本文,你会更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

假象一:不会使用正确的肢体动作

镜头:午饭时间,小朋友都坐在桌子边上等着用餐,乐乐突然用力搂过身边小米的脖子,紧紧地把他的头靠在自己胸前。不知所措的小米吓得大声哭起来,乐乐有点困惑了,于是又用力把小米从胸前推开,小米被他这么一折腾,哭得更厉害了。乐乐看着小米,眼神茫然又不知所措。

解读:2~3岁的宝宝对自己的身体动作力度的觉察力和控制力还比较差,因此人们常说:宝宝打人,没轻没重。乐乐对同伴的“暴力行为”似乎毫无来由,其实他只是想向小米表示一种喜爱的心情,可是他过于激烈的动作,让小米产生了误解和害怕。

怎么帮孩子:

父母注意正确示范:宝宝对自己动作的认知是通过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因此父母要注意:要时时对宝宝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回馈,当宝宝用力过猛打疼你时,你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宝宝把妈妈打疼了,妈妈觉得好痛。”同时给他示范恰当的表示好感的方法: “宝宝,如果你喜欢妈妈、喜欢小朋友就轻轻地摸一摸。”久而久之,宝宝就会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小朋友交往了。

坚持一贯原则:你要尽可能每次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暴力行为”。你用同样的方法,能建立一套被孩子认识和接受的规则。最终他会明白,只要自己做错了事,就得付出代价——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行为的第一步。即使孩子是在公共场合做了让你尴尬的事情,你也要坚持这些规则。大多数家长都会理解你的处境,毕竟大家都经历过这种情况。但如果有人对你侧目而视,或者说“你怎么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之类的话,不要过多理会,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去处理。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此种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否定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告诉孩子这样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孩子意识到这样是不受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向榜样学习的决心,从而减少孩子的“暴力”行为。

代币法:这种方法对孩子也很有吸引力。如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好,不骂人就发一个三角形,不打人就发一个圆形,几个三角形或几个圆形可以换一个五角星,累积到一定的五角星,就能换一个小奖品,如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一次出游的机会……让孩子慢慢改掉打人等不恰当的行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 田晓璇 标签: 暴力 暴力行为 分享行为 强化物 孩子的成长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