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明星妈妈的双胞胎秘笈

2012-10-15 15:22:34 来源: 八爪
中国日报 - 生活 +加关注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字号 T | T

女性的卵巢内有许许多多待字闺中的卵泡,但它们不都能幸运地成为卵子。每个月卵巢里会举行一期“选美”大赛,其中最美、最成熟的一个卵泡才被允许出门和精子约会。

这个选美大赛由女性体内一套近乎完美的激素调节体系控制,上层指挥部位于大脑,执行部门在卵巢。上层下达的指令对卵泡的成熟非常重要,它教会这些卵泡们如何从小家碧玉修炼成大家闺秀,失去了它的支持,卵泡发育就会停滞。

但卵泡们不只是傻乎乎听指挥,它们会向中枢发出负反馈信息,抑制指令的进一步下达,指令的减弱使大部分修炼功力不够的卵泡因为失去了支持而香消玉殒,唯剩下发育最成熟的那个(术语称为“优势卵泡”)得以脱颖而出,成为“选美冠军”,通过排卵欢欢喜喜赴约去。

而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从出生起就陪伴在我们体内的那些卵泡们也在慢慢老去,它们逐渐对大脑发出的指令变得迟钝,反馈的信息也不再强有力。这种情况下,需要两个优势卵泡的努力才能抑制中枢指令的下达,它们齐心协力,均因表现出色获得胜出机会,于是生命有了双倍机会。

这个解释同时说明了双胞胎总体出生率逐年上升和星妈妈们多产双胞胎的可能原因。

看看这些明星生下双胞胎的年龄——安吉丽娜·朱莉33岁,茱莉亚·罗伯茨37岁,詹妮弗·洛佩慈38岁,席琳·迪翁43岁,以及现年44岁身怀六甲的法国第一夫人卡拉·布鲁尼……一个比一个更加高龄!

再环顾一下我们周围,医院妇产科里三十好几的产妇不在少数,人人争当“白骨精”的年代里,这或许会成为未来趋势。按照如上理论,双胞胎宝宝越来越多也自然顺理成章。

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相比高龄产妇的风险而言,容易怀上双胞胎这点好处就不足为道了。35岁以上怀孕不仅容易生出“唐氏儿”,对母亲的身体健康也是极大挑战。所以,想生双胞胎也千万别等得太晚了,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才是正道。

促排卵药≠生子药

促排卵药物导致的怀孕中双胞胎出生率高达15%,但这类药物不一定能保证怀孕,并可能产生副作用,且费用不菲。

明星妈妈的双胞胎秘笈

既然依靠高龄优势生双胞胎不一定靠谱,那些明星妈妈真的是自然怀孕生下宝宝么?她们是否采用了促排卵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这些疑问的真实答案恐怕只能依靠媒体敏锐的情报搜集能力来提供。这里我们只八卦一下这些药物或技术与生双胞胎的关系。

先说说促排卵药物。目前使用的促排卵药物主要有克罗米芬、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溴隐亭,前三者通过调节体内排卵相关的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后者适用于因高催乳素血症无排卵的女性。

其中克罗米芬价格相对低廉、口服方便,促排卵有效率可达80%,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促排卵药物,适用于大脑性激素调节中枢正常的不孕患者。

有人说,促排卵药物可以促使卵巢多排卵,从而增加怀上双胞胎的可能。这确实有道理。不过这种情况多见于注射促性腺激素,这类促排卵药模拟大脑高级中枢向卵巢传达指令,排卵率可达90%以上,每周期的怀孕率约为15%(注:排卵不等于怀孕)。

最令人关注的是,这类药物造成多胎妊娠的机会也很大,据统计,此类药物导致的怀孕中双胞胎出生率高达15%,三胎甚至多胎妊娠的机会也有3%。

看到这里,想生双胞胎的妈妈们是不是会很兴奋地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生子妙方?打住,应该明确的是,促排卵药物是医学上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帮助因排卵障碍而不孕的女性获得做妈妈的机会,绝不是想吃就吃的。

促性腺激素这类药有可能造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导致卵巢增大、腹痛和腹腔积液,避免这些副作用,需要专业医学人员在用药过程中进行仔细监测。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也需要医生对你的实际情况、激素水平、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症下药,把它单纯作为生双胞胎的灵药只会有害无益。

另外,促排卵药物的费用不菲。网络提供的数据显示,即使最物美价廉的克罗米芬每个周期的花费也在100-1200美元不等(包括用于监测服药周期所使用的B超、血液检查等产生的开销),注射用促性腺激素的费用更是高达1500-6000美元。

而且促排卵药物只能促进排卵,却不一定能保证怀孕,这意味着在成功怀孕之前可能会经历多个周期的治疗,费用累积下来绝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此,也难怪大家会倾向于认为不差钱的明星妈妈们使用过促排卵药物了。

辅助生殖技术的风险

有些夫妻会要求医生向子宫内植入多个胚胎,保证一次成功,从而可能导致多胎。这对孕妇的身体将是很大挑战。

明星妈妈的双胞胎秘笈

再来说说辅助生殖技术。辅助生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授精、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他衍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工方法做红娘,帮助卵子和精子约会、结合,并稳妥地在子宫内定居。

这些技术给众多家庭带去了孩子欢乐的笑声,也逐渐提升了双胞胎的出生率。过去十几年间,已经有无数研究证实了双胞胎出生率增高与辅助生殖技术运用之间的相关性。

虽然这一相关性的存在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其中某些人为作用已经被认识到。单说体外授精技术,就是分别获得双亲的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授精并培育成胚胎,再植入母亲体内。

为了保证成功率,通常每次会多培育一些胚胎,父母可以选择将其中一部分胚胎冷冻保存起来,第一次怀孕失败后,取出冷冻的胚胎再次植入。有些求子心切的夫妻会要求医生向子宫内植入多个胚胎,保证一次成功,这就可能发生双胎或者多胎怀孕。

虽然美国生殖医学会在2008年颁布指南,推荐生殖医生对35岁以下女性每次仅植入一个胚胎,最多不超过两个,但指南毕竟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许多夫妻为怀上孩子不惜一掷千金,在患者强烈要求和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许多生殖医生会同意多植入一些胚胎。

这可能导致非常夸张的结果。纽约时报2009年曾报道过一篇新闻,一名生殖大夫向一个33岁女性子宫内植入了6枚胚胎,其中两枚还继续一分为二,结果这个女性生下了八胞胎!虽然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是不是很震撼!

其实,别说八胞胎,即使只怀上双胞胎,对妈妈的身体也是很大挑战,她需要承受正常两倍的负担。多胎怀孕的母亲发生先兆子痫、孕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几率升高,宝宝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增加,生下来可能还得住新生儿监护室。

所以,别看大明星们抱着双胞胎宝宝在镜头前风光无限,她们在孕期也可能经历了这样的苦难。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辅助生殖技术牵涉到诸多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选择运用时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还需天时地利人和?

研究结果提示遗传与生双胞胎有关。人们还发现生双胞胎具有地域倾向和季节差异。

不单各位妈妈们希望知道怀上双胞胎的秘诀,基于上面说到怀双胞胎的诸多风险,研究人员也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影响双胞胎出生率的各种可能因素,以便采取干预措施。这些因素包括遗传、营养、母亲社会背景等方方面面。

可能很多人都相信生双胞胎会遗传,真是这样么?有研究发现,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中有多胎怀孕史的女性比不具有家族史的女性怀上双胞胎的几率高了一倍多,而自身就是双胞胎的妈妈生双胞胎的机会也有所增加。

更有趣的是,异卵双胞胎的母亲倾向于生下异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的母亲更多生下同卵双胞胎。众多研究结果都一致提示出遗传与生双胞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过,似乎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都在女性身上,不知道男性的遗传基因对此会有什么影响呢?想当年,媒体怀疑朱皮夫妇的龙凤胎是试管婴儿时,布拉德·皮特还振振有词地拿他祖父与姐姐都生了双胞胎的家族史来为自己正名。

通过研究双胞胎出生率,人们发现生双胞胎还具有地域倾向。上世纪70年代一项著名的双胞胎出生率调查显示,沙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双胞胎出生率最高(23/1000孕),亚洲地区最低(仅5-6/1000孕),以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欧美地区位居中间。对这种地区差异的解释也诉诸遗传因素及营养状况。

关于营养因素,有研究证实,上世纪60年代东尼日利亚黑人中高双胞胎出生率和营养不良有关,而《国际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发表的一篇研究则发现在尼泊尔农村地区,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补充可以增加双胞胎出生率。

此外,研究人员很早还认识到双胞胎出生率的季节差异,但各项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有说五六月份盛夏时节是双胞胎出生旺季,也有人认为10-12月才是高峰,所以也不能为想生双胞胎的妈妈提供何时生产的参考。

除了这些,双胞胎的出生率还被发现和母亲的体重、生活方式(是否吸烟等)、社会经济状况、过去生育史有关。从这些零零碎碎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双胞胎是个多么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工程,即使是身价千万的大腕明星们,恐怕也无法掌控肚子里宝宝的结局吧。

文章来源:八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点击排行